在查看日本房屋的照片时,人们常常会注意到一个反复出现的空间:铺有榻榻米垫子,通常略高于地面且与家中的公共区域融为一体。这就是和室(washitsu),即日式房间:一种传统且多功能的空间,在现代住宅建筑中仍十分常见。它用途广泛,可用于阅读、睡觉,也可用作供奉家庭神龛的场所,这种多功能性正是其至今仍具有重要意义的核心所在。本文将探究和室的布局与内涵,从其历史起源入手,以便更好地理解它在当代日本住宅中的作用与诠释。

根据 Günter Nitschke 在其关于日本园林的著作中所言,和室(washitsu)是随着日本枯山水庭院在镰仓时代和室町时代的发展而兴起的。在这一时期,园林从对自然的写实模仿演变为供人静观沉思的艺术作品。这些园林最初是佛教寺庙的一部分,通常毗邻住持居所和客堂而建。这一时期还标志着文化重心从以宫廷为中心的生活转向武士阶层的家庭领域,而武士阶层与禅宗寺院保持着紧密联系。Nitschke 认为,武士文化需要用于非正式聚会和娱乐的场所。于是,人们将这一建筑特色与名为“会所”(Kaisho,即集会厅)的空间相结合,“会所”最初用于宫廷建筑,是一个多功能空间,可用于举办宴会、吟诗、茶道和插花等活动。

这种历史性的融合为“书斋”式(shoin-style,即“书房”式)建筑风格奠定了基础。由于枯山水庭院旨在让人静坐观赏,因此需要有一个室内空间用于观景。京都近郊大津市三井寺(Miidera Temple)的古常院(Kojoin)接待厅便是一个经典范例。通过该寺提供的虚拟导览,人们可以看到诸如略高的壁龛等特色,壁龛内设有内置木制书桌,正对一扇框景庭园的窗户。随着这种建筑风格的发展演变,它从寺庙建筑群延伸至武士宅邸,并最终进入更广泛的民用领域,成为传统日式住宅建筑的标志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