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中国设计之窗设计资讯详情

更多

作品备案盖章纸质证书需另出工本费,邮寄到付!

沈家花园非遗馆的文化再生与机器人建构实践 / TJAD + 创盟国际

设计欣赏
7天前 1204 0

 
01 针灸式策略中的文化锚点构建

“南桥源”是上海奉贤区南桥镇在历史城区更新背景下提出的重要规划试验项目,提出“一河链九珠”的针灸式更新策略,以浦南运河为纽带,激活包括三古商城、沈家花园、古华园在内的多个文化节点。其中,沈家花园非遗馆作为新建文化空间,承担着连接传统与当代、社区与手工艺的多重角色。本文基于整体更新体系,围绕非遗馆的设计策略、构造逻辑与建造实践展开论述,重点分析其在参数化设计、机器人砖构、结构拓扑优化等方面的综合实践,尝试提出一种以“文化-结构-建造”三位一体为核心的更新建筑路径。

面对传统城区更新的尺度、生态与文化复杂性,南桥镇在“南桥源”更新体系中,提出“一河链九珠”的系统策略 —— 以浦南运河为骨架,串联三古商城、沈家花园、古华园等文化与商业片段,通过 9 个节点逐步释放公共性与文化能量。相较整街区重建,该策略强调“针灸式介入”,重视细部激活与原有肌理协同。

沈家花园位于其中段,是奉贤地区唯一完整保存的 20 世纪初花园式洋房群。非遗馆即嵌入其更新体系的二期建设中,对面为修缮完成的历史主楼。作为此次更新体系中的文化锚点,非遗馆承担着展示、教育、社区共享、数字建造示范等复合职能。

02 语境嵌合的场地策略

项目选址于沈家花园主楼中轴线末端,面对已修复的历史建筑。设计以“克制嵌合”的姿态介入场地,通过尺度、材质与动线的协商,完成与既有园林语境的协同:项目体量以水平展开替代竖向对抗,融入园区低矮尺度秩序,入口避让原中轴正对关系,提供观看、缓冲与转换空间。以传统黏土砖、清水混凝土、玻璃为主要材料,构建与原主楼材料色调的对位关系。该策略强调新建筑在文脉中的“沉入感”,而非主导性表达,使其成为一个“潜在显现”的文化装置。

03 织理生成:参数化砖幕的设计逻辑

非遗馆最具标识性的元素为其主立面上的“砖织幕”,该构件既是遮阳表皮,也是文化表征。其设计逻辑由“风掠水面”的自然意象出发,经由参数算法转译为结构逻辑:以均匀砖块为单元,通过函数叠加生成旋转角度与出挑距离为形成机制,形成类似“涟漪状”的织纹表皮,砖幕作为建筑外表皮的同时也作为次结构自稳定系统,其背后为钢龙骨支撑体系。通过可控的孔洞与窗带排布,实现展厅内部均衡采光与遮阳节能双重需求。该设计使传统红砖在算法控制下展现“柔性织物”的视觉感知,实现“再材料化”与“再构造化”的双重转译。


0 0
© 2014-2025 中国设计之窗 www.333cn.com 版权所有
深圳市中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设计之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龙华区布龙路4号127陈设艺术设计产业园A栋203-206
首页
设计资讯
作品备案
设计师
设计作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