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中之馆
祖山木佛博物馆位于秦皇岛祖山风景区济心寺,是一座特殊的寺庙博物馆。济心寺的历史可追溯至宋代,它于半山之上远眺着城市与渤海,遗世而独立,是祖山风景区重要的旅游节点。现状寺院于2002年原址重建,寺院整体坐西向东、依山而建,形成三进院布局,博物馆就坐落在寺庙建筑群的最后一进。当游客穿过大雄宝殿的回廊,可看到立于高台之上的三座大殿,分别为观心阁、药师殿及弥陀殿,即是木佛展陈的场馆。作为博物馆的主要展品,香樟木佛的来历颇有渊源,原是日本收藏家赴浙江东阳定制的木佛雕像。佛像在日本辗转几十年,业主将其全部购回,并在反复思虑后,决定将其落户在祖山济心寺安置。改造之后的博物馆将成为传统寺庙功能的补充,在这里,人们可以祈福静心,可以观赏雕刻艺术,也可以冥想禅修,感知中华文化的智慧和哲学。新的空间为游客提供更为丰富、多层次的寺庙游览体验。
殿外之台
由于大雄宝殿与木佛博物馆之间有近十米左右的高差,原始场地中存有一处高陡突兀的台阶连接上下,台阶中部立有一尊观音石雕立像。此处作为游人进入木佛博物馆的重要的前序空间,也一并考虑在本次设计更新的工作之中。新的设计在延续寺庙中轴线以及保留观音石雕立像的前提下,对现有前区景观进行改造提升。为了加强进入博物馆的仪式感,前区景观被设定为“云台”,结合场地的高差条件,围绕中心台阶展开高度不一的七层水洗石阶梯平台。设计同时扩大了观音立像所在的休息平台,并将台阶的坡度适当放缓,以便于人的行走与停留。云台以柔美的曲线形态宛如祖山云雾逐层漫延开来,平台之上附有喷雾设施、草坪以及点景松树。当游客穿过不断变幻的水雾之云拾级而上,心情也逐渐平静下来,三座大殿才慢慢显露其真身。
殿中之塔
用于集中展陈木佛像的主殿是一座框架结构的仿宋式建筑,大殿面宽30米,进深16.8米,殿内设有两层环廊及楼梯,围合出中部挑空高度近20米的高大空间。如何结合不同尺度的木佛造像营造多层次的展陈体验,并能够适配旧有佛殿有限的空间,创造可观、可游的当代精神性场所,是本次设计考虑的首要问题。设计借鉴了“塔”这一建筑原型,在大殿中创造了一座空心佛塔,作为立体展陈木佛造像的主要载体。佛塔平面呈椭圆形,共七层,逐层向上收束,汇聚于矩形的佛殿空间顶端。佛塔内部以曼陀罗作为意向。曼陀罗意为坛场,即一切圣贤、功德的聚集之所,代表了佛教文化的宇宙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