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中国设计之窗设计资讯详情

更多

作品备案盖章纸质证书需另出工本费,邮寄到付!

看人识人 – 设计师辅技手册

设计教程
7年前 1982 10

这次给大家分享的是是一套比较高级的设计师辅助技能——《看人识人 – 设计师辅技手册》这套将帮你重新认知很多设计师应该知道的事情,所以一定要读,enjoy!

 

相信很多设计师都见过这张图,它说明设计已经成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不仅仅需要熟练主技能,设计师还需要在其他技能上有所领悟,才能更好的辅助自己的设计。《设计师辅助技能手册》系列目的就是探讨设计师的一些有趣&有用的辅助技能。

前言:性格研究 & 设计

完善产品的用户体验是设计师的本职,但是殊不知,客户的体验往往也很重要。只有当合作融洽时,团队才能更加稳定,设计才能更好的落地。对于合作体验设计而言,核心是看人,也就是“快速了解用户”。了解之后,才能去寻找合适的方式去沟通和推动。

那么如何看人?一般而言看人被分为以下三个维度:性格,情绪和人性。本篇将从性格说起。先说结论: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针对不同的性格,使用不一样的合作策略,可以避免冲突,增进融洽并提高合作效率例如和“高开放性”性格的人合作,设计师可以不断的主动头脑风暴,出idea;和“高外向性”的人合作时,信任感比较容易搭建,可以随时进行质疑和讨论。

但是如何去评判人的性格?这些性格的长短处是什么?下文将具体分析性格,并提出性格评判的方法。同时给出实际工作案例。

Part 1.什么是性格

性格是只是指人的一贯,稳定的心理特征、思维和行为方式。学术界主要有以下三个研究方向:欧洲研究者认为,性格(Character),原意为“被刻上的印记”,先天意向比较强烈。然而美国学术界认为,人格(Personality),原意为Persona(面具),后天意向比较强烈。气质(Temperament)是人感受到刺激时,情绪反应的特征,是性格的基础,气质是与生俱来的。研究性格,人格,气质的心理学,被称之为性格/人格心理学。

对于性格,我们需要了解性格的几个概念:

Part 2.性格评判方法——大五模型

大五模型是一个经过实际验证的性格评判系统。也是过去二十年中,人格研究者支持最多的分类模型。模型的特质被分类为:

1.外向性(Extraversion)

2.随和性(Agreeableness)

3.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

4.情绪稳定性(Neuroticism) 

5.开放性(Openness)。

其中,每一个类别都有一些特有的特质形容词。这些词被分为高分,中等和低分三个维度,如下图:

对于这五因素与生活的关联,心理学家已经展开了大量的研究。

这些特征并不意味着“高外向性”在任何时候都有利。例如外向者喜欢开快车,追求刺激。与内向者相比,它们会更多的卷入车祸。

简而言之,随和的人与他人相处融洽,广受欢迎,避免冲突,争取和谐的家庭生活。不随和的人具有攻击性,容易使自己卷入大量的社会冲突中。

总之,尽责性得分高者在学习和工作中表现良好,他们避免破坏规则,拥有更稳定与安全的恋爱关系。

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生活中的压力与困难。情绪稳定涉及人们处理这些压力的方式。

总之,情绪稳定性低者多变的情感会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

对于一下的句子,你赞成还是反对?

“晚上醒来时 ,我不确定自己是真的经历过某事还是仅仅在做梦。“;“我醒来时知道自己在做梦,甚至在梦里也知道。”;“我能控制或引导梦里的内容;“梦可以帮助我解决当前的问题或担忧。”如果你倾向于赞成这些陈述,你在开放性上的得分会很高。开放性得分高者能回忆起更多的梦(Watson,2003)。

总体来说,高开放性的人喜欢拥抱新方法,新经验,对外面世界充满了好奇心。而低开放性的人,更喜欢稳定。

Part 3.大五模型的运用

在本章中,将会结合我在工作中遇到的人,演示该模型在实际工作中的使用方法。方法的核心流程为:

1.人物背景主要作用:

–人在刚开始工作的1-4年中,性格还不稳定,等到第4年之后才能趋于平稳。这意味着在新人在某些方面是有共性的。比如在尽责性,随和性,情绪稳定性上偏低,开放性比老员工高。

–虽然人格有稳定性,但是每个人对项目的投入度不同,所以性格会有所变化。举例来说,如果一个总监有很多项目,A项目是重点项目,他会一一跟进落地细节,展现出高尽责性。B项目是普通项目,对于细节就不关心。

人物背景研究主要包括工作经验,项目投入度,话语权。

背景研究对于刚开始合作的团队比较有帮助。通过一些基本信息,就可以判断出团队的性格走向,进而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

2.核心事件:指在合作中出现过的大事件,这些事件是观察他人性格的大好时机。例如产品在例会上,和GM为了方案的合理性据理力争。这证明他是一个高情绪稳定性,高外向性的人。只要合作中深入观察,一定能发现这些事件。

3.性格对照比较好理解,基于客观事件,对照表格进行关键词对应,列出对方的性格特征。对于合作策略的制定,其大方向为“性格互补”。分析出对方的性格短板后,尽量弥补对方的性格弱点,来保持团队性格平衡。例如对方是非常善于布局,喜欢着眼于未来,属于高开放性。此时作为设计师,你需要降低开放性,变得着眼于眼下,去完善眼前的方案和方向。

Part 4.案例分析

接下来的案例分析中,我将展示并分析日常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性格。并通过大五模型,分析出对方性格。最后展示沟通策略。

案例一:

W是刚入行的助理产品,没有太多工作经验。只跟一个产品,项目投入度高,偏执行。他在工作中有以下事件:

从以上事件来看,他属于高尽责性,低随和性的人,对于这种性格,在合作中的策略为:降低尽责性,提高随和性。实际操作中,我们的做法是:

1.出稿时,降低细节走查,多出新方案讨论(降低尽责);

2.设定底线方案,不超过底线就可以妥协,减少硬对抗(提高随和);

3.鼓励他们提出批评,并一起质疑&修改(提高随和);

4.创新方案他没有话语权,会比较难推。所以创新方案一定要考虑周全。如果无法沟通,说可以一起去找对方Leader。

总体来说,与这类人合作需要多注意方向性问题,不要舍本求末,方向偏了会很浪费时间。其次,因为他没有决定权,遇到原则性问题可以拉对方上级一起沟通。当然和这类人合作的优势是在于,不用担心落地细节,因为对方会仔细检查。

案例二:

S是高级产品经理,在腾讯工作了3年多,工作经验丰富,只跟一个产品,项目投入度高。他是组长,拥有话语权。在合作的一年间,记录了以下事件:

这类人属于高随和性,高外向性,开放性偏高的人。和这类人合作相对比较轻松,总体策略为在5个维度上保持适中。主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方案落地时,需要注意细节打磨,他不太关注这些(提高尽责)

2. 提出比较新奇的idea,他会与你一起完善和推动(提高开放)

3. 有什么话或者新想法可以直说,这类性格对新鲜的主意比较在意。即使想法不是很成熟,他也会挖掘方案中的新鲜点,应用在现有产品中(提高开放)

4.老板侧推动力强。属于老板比较信任的人,他可以随便提意见(降低外向)

总的来说,这类人是比较理想的合作伙伴。工作经验和项目投入度足够,也有话语权。无论什么事情只要有理有据就可以说服。和他合作期间,氛围非常融洽。

案例三:

H是产品总监,工作时间大概7-8年,工作经验非常丰富,只负责一个产品,项目投入度高。话语权很高,几乎所有事情都要给他拍板。他的性格事件如下:

H是典型的高尽责性,低开放性,低外向性的人,而且还是总监。和这类人合作需要一些策略,首先需要摸清对方底线。例如几次合作中,我们感知到他特别看重细节,所以针对他的性格,我们的沟通策略是:

1.稿件细节必须走查,保证不出现任何错误(提高尽责,因为总监身份)

2.每个方案最好能找到竞品,并分析出竟品这样设计的理由。如果他感知到方案预研充分,就不会深究,大大提高沟通效率(提高尽责,因为总监身份)

3.这种性格的人偏重落地,需要多提完整的创新方案(提高开放)

4.这种类型的人偏内向保守,所以他几乎不会违抗老板,就算是他自己认可的方案,也不一定会得到支持。所以做好据理力争的心理准备(提高外向)

总的来说,和H沟通时,无论是日常需求还是创新方案,只要注意好细节问题,就能够很好的进行合作。

案例四:

接下来的案例是T,产品组长,工作经验5年左右,当时负责两个产品,所以投入度不是很高。他凡事都听上级意见。他的性格事件如下:

T的性格是属于低外向性,低随和性,低情绪稳定性的性格。这种性格比较难以合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的沟通策略有:

1.方案尽量完善,给T和他的上级一起看,争取一次过,避免来回修改。(提高尽责,提高沟通效率)

2.方案深度需要保证,因为这类性格喜欢多方案(提高开放)

3.讨论之前,将所有逻辑细节写清楚,一次性发在群里给到对方,避免当面争执(避免当面刺激,提高随和)

4.讨论中,全程保持客观,不要激起对方情绪(提高情绪稳定)

5.为了保证项目透明度,每天出的所有方案,都会在RTX群中同步(提高外向)

总之,如果和这类人合作,需要额外注意,注意不要产生冲突,重点保证团队之间合作的稳定性。想办法提高方案通过率。

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看人技巧之一的性格观察,主要讲述了的性格的形成机制,大五性格模型和性格沟通策略。通过大五性格模型,分析出对方性格后,可以制定相应的沟通策略,让合作更加融洽,团队能力更加平衡,设计更容易落地。

然而性格只是看人三维度中的其中一点,《设计师辅助技能手册》的下一篇,将继续分析情绪。其内容主要包括什么是情绪,如何去进行自我&他人情绪管理等内容。

参考资料:

 


0 10
© 2014-2025 中国设计之窗 www.333cn.com 版权所有
深圳市中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设计之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龙华区布龙路4号127陈设艺术设计产业园A栋203-206
首页
设计资讯
作品备案
设计师
设计作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