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备案盖章纸质证书需另出工本费,邮寄到付!
这张图能够很好的阐述响应式设计的思想。
而聪明的Luke Wroblewski提出了”移动优先(Mobile First)”设计战略,他认为,这种设计模式:先从移动设备开始设计,那么设计便能很轻松的向下兼容。(通俗的讲,就是大屏肯定能完美呈现小屏上的设计,而小屏不一定能装得下大屏上的设计。) 世界一直在变,它的变数很大,而引领世界改变的互联网变数大到你无法想象。因此,迅捷的变化节奏导致互联网工作者的工作注定是”高强度、快节奏”的,要么适应变化,要么引领变局,要么被淘汰,无非这三种。正因如此,这个行业竞争激烈,新生力量层出不穷,很难有人一直保持前列。 而本文的目的,不是为各位设计师罗列出森严的”军规”,然后以专家的口吻说”你必须得这么干”。本文的目的是更新大家适应网页设计的观念,掌握哪些经历过时间检验的基本准则,以更好的适应变化。 新时代的网页设计充满了各种新技术、各种新的jQuery脚本、各种响应式网页设计——但我们依然不能忽略最基本的网页设计基础。 新时代的网页设计以响应式理论为蓝本,力图在不同设备上呈现一致的网页浏览体验。
上面这三种加载方式,中间的方式最迂腐:用户会想’这等到什么时候会是个头啊! 右面呢?右面会不会好一点?答案是不会,想想你高中时上午最后一节课,你在等下课,所以你一直仔细的看着表上的指针,你越急躁,观察的越仔细,越能感觉到”时间太慢”。 左面好不好?也不好,旋转指示条转的快,用户会认为加载速度很快,用户会想”加载的这么快还没有完全载入,这是设计问题吗?” 转的慢,用户会认为”这是网络问题,加载的居然这么慢” 说实话,上面这三种方式都是告诉用户:请等待! 所谓的进度读取、旋转读取只不过是一种心理骗局:无论多块、进度条多充盈,在没有完成加载前,用户还是看不到页面信息。 而最近出现了一种新方法,Luke Wroblewski在他的文章中提到过,叫做框架读取,也就是加载了多少内容,呈递多少内容,推荐各位尝试。 3. 网页设计必须具备一致性想像一下你作为网络浏览者时的经历:你在浏览网页时,一般都不会详细阅读内容,你会快速滑动页面,大致浏览一遍,如果看到感兴趣的信息便停下,进行仔细阅读。这是一种用户习惯。
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道德经在John Allsopp《网页设计之道》中有这样一句话,大致是这么一种意思:设计师不应该作为用户的对立,设计师应该尊重用户的习惯,让设计适应用户的习惯,而不是做一个高高在上的独裁者。功成身退,这似乎有种”伟大的设计是隐形”的意味。 好了,我们把话题扯回来,用户的这种阅读习惯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设计必须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用户看到前面的布局,对后面的布局有一种”预期”:他会认为后面的页面布局也是如此,不要破坏用户的阅读节奏感。 同样的,同一页面的各个元素以及各个子页面之间必须要具备一致的联系性,也就是说设计师的设计模式应该专一,再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主页的导航栏布置在上方,子页面的导航栏布置在侧边,你认为用户会高兴吗?
上面已经提到过,各个页面的导航栏必须具备一致性。有时候,好的网页设计和差的网页设计差距就在导航菜单,好的导航菜单成就了一款设计,坏的导航毁灭了一例网站。 每当用户有问题时,他都会习惯性的翻阅导航菜单,这也是用户习惯,要注意。个人认为,导航是网页设计的核心元素,影响到网站的交互性,至于要怎么设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内容为王”、”内容至上”是吗?那我就提供大量丰富信息,把网站全部都填满。”这种设计思想真是大错特错,太片面了。 你要有这样一种观念:留白也是设计的一部分,那些不使用的空间也能发挥其作用。从用户的角度来说,留白很好,让布局更有条理,信息更清晰。 太刚强的事物容易折断,有张有弛才能长久。网页设计也是同理,多给用户一点阅读呼吸空间,让他们感受到网页设计的”节奏感”。
明智的设计师不光会创造内容,还知道如何高效组织内容,传递信息。视觉层级对于信息呈递来说异常重要,优秀的视觉层级还能帮助设计师强化设计理念。 空间排布、间距使用、整体布局,关于这些的探讨已经够多了,归根结底,无非是为了打造优秀的视觉层级。
内容为王,那么内容是由什么包装的呢?答案是字体,这种小小的细节能造就大差异。字体的清晰与否决定了信息呈递的结果。 扁平化设计强化了大家对于字体的重视,这一点我很赞同。
现代公寓设计,小空间内的彩色内饰
2月前 2783
室内设计,将提高您的家庭价值
8月前 4147
设计色彩和几何形状
9月前 4764
设计现代出租屋,利润造福社区
9月前 4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