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中国设计之窗设计资讯详情

更多

作品备案盖章纸质证书需另出工本费,邮寄到付!

不是记录真实是创造真实

备案资讯
19年前 17485 198



  正在上海美术馆举行的“巴黎在上海———法国三代摄影家作品展”,通过150幅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向观众介绍了法国摄影艺术的发展历程。

  选择这些作品的原则是,一是让尽可能多的观众能看得懂;二是介绍在法国摄影界已经得到肯定的艺术家。尽管如此,还有不少作品令人读不懂。就此,我们邀请三位摄影专家,分别对法国三代摄影家的作品作一个简单评析。

  第一代摄影家:捕捉生活的生动瞬间

  王榕屏(上海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这一代也可以说是人文主义摄影家,特点是捕捉生活的生动瞬间。他们喜欢到处游逛,窥视着一切,用相机记录社会生活和城市建设发生的变化,不让任何有意义的瞬间从眼前溜过,巴黎人的生活习惯和小小的生活乐趣都是他们关注的对象。他们投向人们的目光是温柔的、大方的,总是尽力与拍摄对象之间建立一种爱的默契,试图用光与影来描写一个富有诗意而神秘的巴黎。

  布勒松就是其中一个。他背着相机,日夜穿梭于巴黎的大街小巷。他拍摄照片如同画家作画,为构思一幅画面,会长时间地围着拍摄对象,时刻准备捕捉“决定性瞬间”。展品《拉扎尔站》就表现了一个人跳跃水塘的瞬间,非常纪实,很有生活情趣。

  第二代摄影家:编导真实,创造真实

  顾铮(摄影评论家、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上世纪80年代初,一批才华横溢的新人崭露头角。巴黎的博物馆也开始向摄影作品开放,摄影家争相举办大型摄影展。他们给自己的作品编上号码,限量发行,摄影从简单的资料文献慢慢地变成了艺术作品。在他们看来,摄影不应该记录真实,而应该是编导真实,创造真实。

  他们与第一代摄影家不同,不再拿着相机到现实生活中去拍摄,而是运用模特、道具,人为地建构一个场景,一个想象中的世界。他们注重制作的过程,像导演一样充分展开想象力,使作品充满了艺术性。

  贝尔纳尔·富孔摄于1978年的《宴会》就是其中一幅。照片表现的是人们在野外就餐时,突然发生战火,除了一人无动于衷外,其余人都被战火所惊吓。这一动一静的强烈反差,有着人人皆醉唯我独醒的味道,给人一种紧张的悬念。他的本意是想在拍摄过程中,通过模特的动作,给死的画面赋予生命。但照片是二维空间,最后完成的形态还是呈现一种没有生命的东西,因此被人称之为“死亡的美丽”。

  第三代摄影家:打破艺术界限

  杨元昌(《上海摄影》杂志艺术总监):随着21世纪的到来,新科学新技术层出不穷,轻型摄像机、数码相机、数字技术、喷绘等新技术,给第三代摄影艺术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创作素材。

  这些新生代摄影家思想活跃,敢想敢干,打破了艺术界限,将现代艺术布置手法和电脑运用到摄影或巨幅绘画中,发明了新的艺术表达方式。菲利浦·拉美特就是其中代表人物之一。他把雕塑、绘画、摄影以及舞台艺术荒诞地混合在一起,用超现实的手法,使作品形成了幽默。

  在名为《合理的浮起》的作品中,他让一个人像气球一样升到空中,向地心引力定律挑战。摄影作品虽没有经过数字化的特殊处理,但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视觉冲击力,昭示着一种不可思议的创作样式。他的摄影表现力不再是世界的映像,而是作为摄影世界的延伸,多视角的透视。


0 198
© 2014-2025 中国设计之窗 www.333cn.com 版权所有
深圳市中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设计之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龙华区布龙路4号127陈设艺术设计产业园A栋203-206
首页
设计资讯
作品备案
设计师
设计作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