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备案盖章纸质证书需另出工本费,邮寄到付!
你是搞工艺设计出身的,还有电影和电视,可是网络为什么如此地吸引你,你的背景又是如何影响你的网络设计方法的? 对我们而言,网络给我们提供了把所有这些学科连接在一起的机会。亚历山德拉•居高维奇(Alexandra Jugovic)和我分头工作,目的是把这一切统一起来:音乐、平面设计、移动影像,以达到和大众的互动,让大众享受这些。网络提供了大挑战和大机遇。 电影是叙事,需要忠实,但是我们这些人总想造出点别的名堂来。视觉艺术也一样,我们选取一个意象,将其拆散、破解、发掘新意、移来移去并且和别的东西结合在一起。我们不喜欢复制,那多么没劲,我们喜欢衍生出新的东西来。你总不能在网上把一部电影重复制造吧。 访问这些网站很花费时间。 没错。在网上找东西的确很费时间。但是一旦找到就会有发现的惊喜。比如“Requiem for a Dream”(梦的安魂曲)这个网站 ,我们就是想通过它来挑战大家。我们并不想设计什么符合网站要求的东西,也不想通过什么使用功能测试。因为,坦白讲,那不是我们的兴趣所在。现在我明白了个中的缘由。当时网站的情况是凡是现状都要打破,要反叛,至少在电影促销网站是这样。我们只是做了我们认为能奏效的工作。 “梦的安魂曲”是你第一个拿薪酬的网站。这是怎么回事? Darren Aronofsky(戴林•阿容诺夫斯基), 电影的导演, 偶然浏览到我们的“Soulbath”( 灵魂浴 )网站,那是我们1999年自发搞起来的一个项目。他非常认可我们关于颓废的理念。主页上有扭曲的话语和散了架一般的东西,还有讲到失控的问题。这些和他一拍即合。电影是关于毒瘾、强迫行为和失控——每况愈下。我们和Aronofsky(阿容诺夫斯基)讨论他的电影时,我们尚未看过这部片子,因此讨论是抽象的,围绕着美国梦谈,讲到事情怎么一下子都不对劲了,还有披着各种伪装的瘾。那场讨论很过瘾。 你们的网站似乎都有支离破碎和未来派的美学倾向。你们有固定的风格吗? 我们有一个时期仔细考虑过我们的风格问题,后来又有一个时期我们不想要任何风格,再后来我们把片子做出来一看才发现原来有风格在里面。创作出一个有深度的网页的可能性的确吸引我们。就我自己来说,由于我是做3-D出身的,我就不能理解为什么网站要设计成平面,怎么就不能有深度。还有,关于整个的层次:它就像做音乐;像把5个大小不同的圈混在一起,突然你会得到全新的东西。这好像把密集的信息压缩在一起。 我们早期做的许多设计都受到建筑学的影响,特别是Zaha Hadid的影响。但也有很多设计是关于机能障碍和工作异常的。 你们是怎样设计Donnie Darko网站,这背后的考量又是什么? 那有点像安魂曲网站或世界中心(Centre of the World)网站的设计情形,想创造点可以和电影并行的东西,但是同时也可以独立存在并且还得有意义和经得起推敲。 至于那影片本身,我们那时认为干脆就不要谈论它。既然影片的时间跨度为28天,而从叙事角度看又是完整的,我们想如果讲这28天之前和之后的事会非常有趣。所以如果你没看电影就访问我们网站你会有种神秘感,而如果你看了电影又去访问我们网站你会想‘噢,原来如此’——除非你仍然觉得不明白个中的道理。总而言之,这就是我们的理念。 我们和导演理查德•凯利(Richard Kelly)一起工作。他很想写文字部分。后来我们有了在网站里创造不同层次的想法。这样做的部分原因是网站打算存在28天。我们不想一股脑做完而想分期分批地推出内容。因此就出现了类似游戏的结构。玩游戏你必须完成前一段才能进入下一段。我们在两段中间插入许多元素。每两、三天我们就推出点新的东西。而且过了这村没这店,时间一过你就看不到了,但有记时器告诉浏览器3小时25分钟16秒再回去。我们不断地在网站重复28天的理念,所以人们开始期待有新东西出现。 这个网站在许多层面上做得有趣,有些完全出人意料。我非常高兴看到人们和网站进行的互动是有机的,不同于以往的。我们有电子邮箱应答机制。人们电邮我们,我们假装唐尼(Donnie)回答他们,他们就会说‘以为你死了呢?’。我们曾和人们进行电子邮件虚拟对话,可以往返5、6个回合。之后人们开始把我们网站的东西扩大。只要一点击到链接你就被连到全新的地方。对我而言,这是事先完全没有想到的,是空前的。某君利用合法的网站,将其部分内容吸收同化使之变为自己的,然后把它放到另一个地方,再建立一个分支,就好像一个美丽的病毒到处传播。 |
罗浮宫岁末嗨购,海量福利大放送!
7月前 12793什么才是好的厨房设计?
8月前 14108美丽的主卧室套间设计理念
8月前 13806惠无央:立足历史文脉,推动HAI550城市更新
10月前 20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