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中国设计之窗设计资讯详情

更多

作品备案盖章纸质证书需另出工本费,邮寄到付!

另类书籍上了装帧展

行业资讯
19年前 12235 134


  鞋垫儿书、竹筷书、丝绸书……近日,一批造型奇特、用材新颖的“另类”书籍在第六届全国书籍在装帧艺术展上亮相。2200余件作品“占用”了中国美术馆5个展厅,这也是第十届全国美术展开幕前,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最后一次大型展览。

  《小红人的故事》 展览组委会供图

  美术馆主展场:探索类书籍最引人

  作为历届展览规模最大的一次书籍装帧展,本次展览的展品来自全国500多家出版社,囊括了社科类、文学类、科技类、少儿类……另外,此次展览还特别推出了印刷、装订、纸张等相关行业的作品,以及极富创意的高等院校师生选送的作品,让人眼前为之一亮。记者在现场看到,许多观众特别是年轻人对展览中的“探索类”作品颇感兴趣,纷纷拿起相机照个不停,有的还忙着招呼同伴来看。

  最富童趣的书

  飞行网音乐软件开发公司王曼的作品《小蝌蚪找妈妈》全部由各色棉布手工制成,内页一面是手书的文章内容,一面是配合文字的图画,只不过这些图画全部是具有立体效果的布画:黑色的小蝌蚪、张牙舞爪的大河蟹……栩栩如生。最为有趣的是,作者还为作品制作了一个配套的斜挎小布包,布包上也装饰有一只绿色的小青蛙。“小蝌蚪向前游,他们记住妈妈的话,大眼睛是妈妈……”一个扎着冲天小髻的小姑娘显然对这件作品十分感兴趣,不禁照着书上的字读了起来。

  最小资的书

  一个缀满珍珠的方盒,里面装满金色、银色的丝带……如果你以为这是女儿家用的首饰盒,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这是一本名为《前世今生》的书,而那些丝带就是书籍的内页。对于这件装饰华丽的作品,该书作者、年轻的女设计师高薇是这样阐述的:“该书以上世纪30年代旧上海中层社会女性生活为描写对象。文中的女人养尊处优,我在设计上也尽量体现这种悠闲、华美、轻盈甚至唯美。丝带、珍珠、纱、亮钻,既可凸现女性特质,也会让人不由想起旧上海那摇曳的旗袍和纸醉金迷的生活。”

  最名副其实的书

  《中国箸文化》的设计灵感源于竹简的装帧形式,有意思的是,作品全部由竹筷连成,上面的蝇头小楷也颇为清新,非常符合作品的主题。但竹筷的参差排列又为作品注入了很强的设计感,非常易于翻阅。

  最环保的纸

  除了令人耳目一新的书籍装帧作品,记者注意到,各参展厂家展出的许多新颖的纸张也很吸引观众视线。展览特别推出的不久前荣膺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称号的《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书集》,其115克意大利丝纹银封面,让人可以体会到纸张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重要性。在北京世邮斋公司的展示橱窗中,记者发现几个卡通造型的纸艺作品,蒋祯雄经理告诉记者,当前纸艺在国外很有市场,可提高儿童智力,孩子们可以充分发挥想象,自己进行组合,平常也可做装饰家居的小摆件。由于主要面对的人群是儿童,所以纸张是环保的。

  张越/摄

  金奖作品

  各类图书皆有“最美的书”

  此次展览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各种奖项名单的公布,而获得金奖的毋庸置疑就是“中国最美的书”。记者近日从组委会拿到了这批“最美的书”的名单。社科类中获得金奖的有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中国历代美学文库》、中国青年出版社的《守望三峡》以及学苑出版社的《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珍藏文献图录》;文学类中,三联书店的《陈寅恪集》和《梦游手记》成为佼佼者;此外,《小红人的故事》、《土地》、《格林童话全集》等7部作品也“瓜分”了各个类别的金奖。究竟这些作品缘何成为“中国最美的书”呢?从组委会提供的获奖评语以及专家解释上,记者也跟着赏析了一番。

  外国设计师作品 张越/摄

  《守望三峡》带来瞬间感动

  《守望三峡》的设计者、作者曾深入三峡,亲临险境,感受三峡的过去和未来。封面设计中首先跃入眼帘的是狂草“守望三峡”四个字,宋体书名则退居二线。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读者带来瞬间感动。

  《梦游手记》小插图大气势

  设计者张红早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她说:“最初看到韦尔乔的《梦游手记》书稿,就被作品中极富表现力的线条深深打动。作者横溢的艺术才华和丰富的心灵世界通过一幅幅小画,自由地流淌出来,内敛、深邃。”为了更好地体现作品的气质,张红把书籍装帧设计的基调定为大方、单纯。对此,她的解释是:“韦尔乔的画面虽小,但内涵丰富,是大作品,不用大16开不足表现作品的内容。”

  《陈寅恪集》以一当十的气度

  设计者陆智昌很好把握了陈寅恪的文化情怀和精神内涵。暖灰色调的封面给人以古朴之感。封面主题选择严谨的宋体字,韵律有致地排列在书的顶端,为封面留出广阔的空间,在视觉焦点处凸显出碑刻拓片般的文字“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文字虽小,却具有一种震撼力。

  《小红人的故事》一抹红色

  作品记述了作者近年来在民间采风、考察的深切感受以及作者创作剪纸小红人的故事。整个设计一抹红色,从函套至书蕊、从纸质到装订样式、从字体的选择至版式排列,以及封面上的剪纸小红人,无不浸染着传统民间文化丰厚的色彩。设计者熟练运用中国设计元素,与书中展现的神秘而奇瑰的乡土文化浑然一体。

  涵芬楼书店

  观众可翻阅“德国最美的书”

  作为本次展览的另一配套活动,“德国最美的书”展暨国内外知名书籍设计师作品展也于当天在涵芬楼书店二楼开幕。据组委会工作人员郭先生介绍,本次展览共展出荣膺2002年至2003年德国国家级图书装帧设计最高荣誉“德国最美的书”的作品以及2004年北京书籍设计家论坛演讲嘉宾作品共200件。其中,“德国最美的书”是首次来京。

  记者在现场看到很多设计作品极富新意,一件由墨水瓶和黑色盒子组成的作品显得很是复古。墨水瓶旁插着的一支蘸水笔,笔尖朝上,笔杆上套着一本小书,远远看去像是一面小国旗;黑色的长盒则分上下两层,上面装的是各类的笔,下层则装有便笺。涵芬楼书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涵芬楼第一次举办展览,来的观众以喜欢艺术的青年人为主,很多人都对这些作品赞不绝口。

  值得一提的是,与通常展览展品不准拍照、触摸所不同的是,这次展出的“德国最美的书”采取了一种完全开放式的展览方式。记者在现场发现,两个学生模样的女孩对参展的漫画书很感兴趣,两个人又翻阅又拍照,一打听才知道她们是清华美术学院装潢专业的学生,趁到组委会当志愿者之际,既工作又学习。郭先生告诉记者,“德国最美的书”是第一次采取完全开放式的展出方式,符合国际惯例。由于手感也是评价书籍装帧设计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所以观众一定要亲自翻阅。当记者问主办方是否存有作品受损被盗的担忧,郭先生笑着回答说:“‘德国最美的书’是由德国图书基金会提供的,这些情况之前他们都曾考虑到,不过他们相信如果书被翻烂了,那展览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郭先生向记者透露说,等到12月8日撤展后,德国图书基金会将把部分“德国最美的书”赠给清华美术学院、中央美院。


0 134
© 2014-2025 中国设计之窗 www.333cn.com 版权所有
深圳市中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设计之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龙华区布龙路4号127陈设艺术设计产业园A栋203-206
首页
设计资讯
作品备案
设计师
设计作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