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备案盖章纸质证书需另出工本费,邮寄到付!
根据北京市政府规划,在2010年前,首都将被建设成引导中国服装业的5个中心:设计研发中心、流行时尚展示中心、精品名品商贸中心、信息发布中心、特色产业集群和产业链集成中心,成为继巴黎、米兰、纽约、东京、伦敦之后又一新兴的世界“时装之都”。5年后,北京能否真正与这些世界时装之都比肩?带着这个问题,笔者日前走访了北京服装学院的宁俊教授,服装设计师楚燕、孙雪飞等有关人士。 ●巨大的市场购买力 北京是政治文化中心,流动人口多于其他城市,文化、科技、商贸等各类信息富集,潜藏着服装经贸和消费的巨大市场空间,拥有全国顶尖级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北京服装学院等专业学府。目前,北京拥有上千家服装设计加工企业,年工业总产值超过130亿元人民币,原有大华、顺美、威克多等老品牌进一步发展壮大,雪莲、铜牛、绅士、李宁等新名牌层出不穷。此外,奥运会期间上亿人次的国内外游客中蕴藏着巨大的服装购买力。 据北京服装学院对当地服装市场作的调查显示,北京品牌集聚效应明显,在这里能购买到国内外几乎所有的顶级品牌服装。在对本市月收入5000元以上人士的着装消费调查中发现,掏出1500元购买一件普通外衣的大有人在。“有一个法国人在上海生活过两年,又在北京生活了两年。他对我说,在着装消费方面,北京追求品牌,不在乎价位高低,相反,上海人不太在乎品牌,追求漂亮又希望价位低。”宁俊说。 ●需更“本土” 北京是服装设计和品牌推广的重要窗口,一般知名品牌都要前来占领市场,再从北京辐射出去。许多中国服装品牌的生产基地并不在北京,但为了服装的设计风格更适合北京的市场和流行时尚,往往把他们的设计部门设在北京。楚燕提议说:“北京在建设时装之都过程中,应该大力张扬传统文化优势,引导回归传统服饰文化,从而形成中国自己独特的东方文化风格。” 有关专家认为,北京要真正成为时装之都,必须努力培育本地品牌,在城市周边建设相对集中的高档服装产业基地,为品牌企业提供发展空间。同时还要吸引国内外的著名服装品牌的生产、营销企业到北京落户发展,调整和优化服装流通的商业布局,积极与世界著名的大都市合作,建设具有拉动效应的全球顶级服装时尚品牌街,对现有的商业设施进行调整和完善,进一步形成具有北京特色和现代气息的不同时装类别、不同功能、多种档次的商厦、街区和分销中心。 ●需更“时尚” 北京要建设与国际接轨的世界时装之都,需要进一步提高市民的审美观念和时尚理念。然而,市民缺少时尚感是北京成为时装之都面临的最大挑战。 宁俊认为,服饰文化是构成城市文化形象不可或缺的要素,它能够折射出更深层次的市民生活观念。她说:“可以通过媒体引导市民的着装意识,比如可以开辟电视栏目和报刊专栏介绍着装的有关知识,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引导他们去思考怎样着装才更美。” 楚燕则希望多搭建设计人才展示的平台,为年轻设计师多提供包括设计大赛、时装周等多种形式的发展和展示的机会,让人们了解他们的设计成果和设计理念,让更多前卫的设计成果和设计理念来引领北京的时尚。 孙雪飞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们要利用媒体,让市民们关心、参与服饰文化和流行时尚的建设。同时,政府应该自上而下地加以重视,对设计思想与设计成果给予尊重,并意识到设计艺术的重要性。以巴黎为例,早在17、18世纪,从国王到贵族,再到普通百姓都对着装十分重视。这种传统一直沿袭至今,听说巴黎的旅游宣传资料上介绍了两个人,一个是巴黎市长,另一个就是巴黎的名流服装设计师。” (CSC编辑) |
魔乐社区AIGC创作专区正式上线
1天前 1286用遗产的眼光看 从文明的角度论: 中国建科助
1天前 1332九游娱乐联袂佛罗伦萨俱乐部,共筑绿茵新锦图
1天前 1009东芝家用电梯轿厢新品发布,用艺术重构别墅“奢
4天前 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