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备案盖章纸质证书需另出工本费,邮寄到付!
北京奥运场馆建设方案调整 “鸟巢”已暂停施工 奥运场馆引争议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会场———“鸟巢”工程近日停工。建筑界资深人士对部分奥运工程的“崇洋奢华”倾向提出质疑,他们认为:这些充满异域风情的建筑片面营造视觉冲击,工程造价极高,却忽略了安全、实用和环保。目前,奥运场馆建设方案正面临调整。北京市长王岐山表示,调整的目的,绝不是单纯为了省钱,而是通过调整投入结构,追求平实而非奢华的筹办过程,调整后节省下来的资金将用于城市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以更好地实现“新北京、新奥运”和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
造型的翅膀逸出了结构之躯 备受瞩目的北京奥运场馆主体工程——国家体育场(“鸟巢”)被紧急叫停,理由是奥运场馆建设方案需要调整。其实,早在6月5日,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召开的会议上,就有院士要求以全体学部院士的名义上书国务院,直陈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由求大、求新、求洋而带来的安全与浪费问题,正在逐步成为2008北京奥运会的场馆建设中的“硬伤”。尤其是当工程进入实质的施工阶段时,这些问题就表现的越发明显,其中尤以“鸟巢”、国家游泳馆和五棵松体育场这三大标志性建筑物为甚。 建筑界的资深院士指出,这些充满异域风情的建筑片面营造视觉冲击,极大地提高了工程造价,却忽略安全、实用、环保等建筑的基本要义。不但用钢指标惊人,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难以保证,实属一种不必要的巨大浪费和冒险。 “(北京奥运会的场馆建设)在这两年在施工中,实际上是一直往后退了,(鸟巢的)盖(指屋顶)是要拆掉了,口要扩大了。五棵松篮球馆的4个电子大屏幕也要减少1个,或者以后就没有了。但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实事求是点?一开始就求大、求洋,到最后实际施工中不成了,就开始退,但是退也退不到最合理的地方”。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院士说,“我觉得国人有一个比较普遍的观念,什么东西总要搞世界第一。盲目求新、求奇、求洋,而不考虑项目的经济成本、安全、风险等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8月4日) 求新、求奇也许并不是件坏事,但问题是:为什么私人建筑不像公共建筑那样,刻意追求外在的结构表现? 新材料的运用使人类的想像力在建筑上得到近乎无限的拓展,建筑工程中刻意追求灵怪的外部视觉效果,就成为一些行政主导性建筑“独特的时代风景线”。人类求新、求异、求美的思想无可非议,但是,建筑乃千百年大业,且建筑之为建筑,追求安全、实用的结构之躯,永远是建筑的灵魂所在。一旦造型的翅膀逸出了结构之躯,则建筑带给人类的,不仅是奢靡和浪费之风的盛行,更有安全与使用不便的隐患。 人们目前在建筑造型上“超乎寻常的想像力”,鸟巢也好,巨蛋也罢,抑或是海鸥、蝴蝶兰、木棉花,哪一样超出了自然界物种的范畴?再怎么空灵、飘逸、流畅的线条,人类也不过像个3岁的孩子,在伟大的自然面前亦步亦趋蹒跚学步。再过百年、千年,我们今天不惜代价(包括安全代价)留下的“时代记忆”,到底会成为这个时代的纪念碑还是耻辱柱? 而人类历史上给我们今天留下的建筑杰作、文化遗产,几乎都是建筑与自然、建筑与人高度和谐的结果,而不是建筑结构上的灵怪表现。 所以,今天的奥运主会场、耗资35亿元的“鸟巢”工程的停工,便有了超乎“节俭办奥运”之外的意义。这是继法国(视频)戴高乐机场坍塌事故发生后,国内建筑界对这个时代建筑反思的真正开始。 中央高层对奥运场馆建设方案的调整高度重视,要求2008年奥运新场馆建设把握适度标准,切不可贪大求洋。 此间,北京市长王岐山也对奥运场馆建设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挖掘存量,尽可能利用现有体育场馆,减少重复建设。二是新建场馆标准要适度,在满足赛事需要的前提下重新调整项目规划,通过设计优化、技术论证、科技攻关、科学管理等手段,千方百计降低工程造价。三是新建、改建场馆要充分考虑赛后利用。 有关专家指出,“鸟巢”的造型与结构都很特别,像这种大型、特别又单一完整的建筑,一旦做大的调整,就完全是另一种新方案。所以整个方案不太可能做特别大的改动,尤其是外观方面。它更有可能是通过对局部或者室内的调整来节约成本。 但是,“鸟巢”的停工是一个信号,它意味着建筑界和行政管理层对当代建筑的重新定位已经开始。我们期待着,在深刻的反思之后,我们这一代,能够给历史留下真正不朽的伟大建筑艺术。 “鸟巢”在孵什么样的“蛋” 还记得去年底,被誉为“第四代体育馆”的奥运“鸟巢”正式动工时,一位北京奥组委专业人士曾对《人民日报》记者说了这样一段话:“奥运‘鸟巢’要孵‘金蛋’”。如今,35亿元的“鸟巢”停工待改,曾经的热情遐想,现在都笼罩在浓厚的猜测之中———修改中的施工方案究竟要对“鸟巢”的哪些部位进行调整,调整的范围有多大?新施工方案何时能出台?“鸟巢”什么时候才能重新开工?所有的猜测,因为有关方面的低调处理,而变成了悬念,但是许多迹象已经表明,“鸟巢”将不再是一个充满浮华与奢靡的所谓“金蛋”。 这件面向全球征集来的2008年奥运会主体育场——中国国家体育场的建筑概念设计方案,在一开始,就是一个超载中国人理想的庞然巨物。因为申奥的艰难,因为强国的梦想,因为富强的渴望,因为崛起的自豪,所以按照传统的豪爽思维,我们最终把所有的民族渴望都集中在一个孵化理想的“鸟巢”里:寄希望奥运会的主场馆不仅属于北京、属于中国的惟一,也属于世界、属于人类的仅有。在这种豪迈气概里,奥运“鸟巢”最终离开了一个体育场馆的基本功能,离开了当代世界建筑既有的成熟技术,离开了当代中国人在刚刚富裕起来后应有的理性,升华成一次向着科学未知的理想领域前进的探险…… 但是,中国当真需要投入35亿的巨资去堆建一个不知将孵化出什么的“鸟巢”吗?在北京的建筑群中难道真需要更多更大的标志性建筑吗?难道通过一个绝无仅有的“鸟巢”就可以使一个民族永远的扬眉吐气吗?难道中国的“新北京,新奥运”就是用浩大的宏伟工程去争取被世界认可吗?所有的反思都正随着“鸟巢”的停工姗姗而来,或许是我们错误地理解了世界对北京2008的期待,也或许是错误地估量了自己在资金技术上的实力,也许直到今天,我们才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更加深切的认识。停工是一针清醒剂,扎在我们浮夸冒进的脆弱神经上,使我们有足够的机会去反思过去、反省自己。停工时的反思,是我们卸去狂想和浮躁的难得机遇。 前几天,一场暴雨,使北京饱受了交通瘫痪之苦;几年来,北京像摊煎饼一样把环城公路修了一环又一环,不仅没有带来便捷反而造成了更多的拥堵……不用举出太多的例子,仅公共交通上的这两件事就足够北京认真反省了。修建科学、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营造健康、和谐的城市生态环境,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比耗费35亿巨资建一个超载理想的“鸟巢”,更加务实。 在近日结束的中共北京市委九届七次全会上,北京市市长王岐山提出,北京奥组委及其他相关部门要树立“节俭办奥运”的观念,尽最大努力降低工程造价。他还透露,北京市已决定对2008年奥运会场馆建设方案进行适当调整。要对一项承载着民族理想的工程叫停,这需要面对何等的压力和阻力,又需要何等大的勇气和理性?低调处理此事的背后或许还有着更多的利益较量。我们有理由相信,调整后的方案能够更加理性更加务实,哪怕依旧是一个“鸟巢”,也不会再是一座超载的孵化机。 另据报道: “鸟巢”去盖方案形成报批 估计两三月内得到有关部门回复,专家称去盖并不影响“鸟巢”整体形象 记者昨天从可靠渠道获悉,国家体育场的调整方案已形成,主要涉及去掉开启式屋顶和将口子开得更大两方面。该方案目前已向有关部门报批,估计两三月内能得到回复。 专门赶到北京参加国家体育场招标评审委员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沈世钊表示,经过“七八个专门研究结构方面的专家的论证”,已基本得到鸟巢设计联合体方面的认可。优化方案主要有两点改动,一是去掉开启式屋顶,二是将口子开得更大一些。虽然去掉了盖子,但鸟巢的外观、设计理念都不会改变。不过,由于开口要扩大,所以结构有所微调。 此前有报道透露,去掉屋顶可节约3亿元。沈世钊称,这个方案已向有关单位报批,两三个月内得到有关部门的回复,“批准的可能性会很大”。他说,该项目的预算已经超过了北京市发改委和国家发改委批准的投资,目前控制在31亿元左右。 除了节俭外,沈世钊认为安全也是此次调整的重要原因,拿掉盖子可减少2000吨左右的负重,安全系数当然会提高。 沈世钊院士说,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设计公司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专家也在论证会的现场,现有的优化方案已基本被他们接受了。此前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设计公司曾表示,即使最终政府决定去掉开启屋顶,也不会对“鸟巢”的整体形象有影响。 ■链接 开启式屋顶曾是参选硬性规定 “鸟巢”业主担心去盖后影响经营 对于“鸟巢”的去盖方案,专门负责“鸟巢”设计的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称,当初参加设计时,开启的屋顶是一个硬性的规定,否则方案不能参选。 据设计组的有关人士介绍,当初参加奥运主体育场设计时,北京市奥组委就有硬性规定,参赛的作品必须要有可开启的屋顶,如果没有则不具有参选的资格。 现在出于资金和安全的考虑需要调整方案,他们也只能按要求执行,但可保证的是,调整后不会影响“鸟巢”的整体结构。 此外,对于“鸟巢”减少用钢量的问题,这位人士告诉记者,“鸟巢”每平方米的用钢量达到500公斤,总的用钢量接近5万吨。如果把可开启的滑动式屋顶拿掉,再把孔扩大后,“鸟巢”的用钢量估计可以节约1万吨左右。 去掉“鸟巢”盖子可节约投资和增加安全系数,但是“鸟巢”的业主是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和中信集团联合体共同组建的国家体育场有限责任公司。 按照合约,2008年后他们拥有鸟巢30年经营权。他们对修改持反对意见,因为一旦没有屋顶会对经营有影响,“比如以后举行音乐会、演唱会,如遇到大雨天怎么办?” “上报是正常反映途径” 参与“上书”事件的一院士向本报证实,学部7月初曾讨论奥运场馆建设问题,确有向国务院上报讨论意见一事 “有近10名的院士将我们的意见整理综合反映给国务院,我认为这并不是什么上书,”昨天,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对本报记者说,向国务院反映“鸟巢”问题是他们正常的反映意见的途径。 意见主要提建筑原则 这位院士证实,今年院士大会上,学部讨论了奥运场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7月初,学部有不足10名的院士开了一次会,并将意见汇总整理,上报给国务院。他说自己没有具体操作上报一事,所以并不清楚具体怎么和上报给那个部门。他并不知道是否另有10名院士再次开会上书总理。 他说,在意见中,问题提得并不具体,主要是安全、经济、实用、美观的“建筑的基本原则”。他没有透露国务院对院士们的意见有无反馈。 上报是正常反映途径 他认为,工程院本来就是一个科学咨询机构,有意见总是要提的,这次也只是一个正常的意见反映途径。“中标方案都是概念性的东西,随着对工程研究的深入,很多问题都出来了,意见反映多了就会引起人的重视”。他认为有不同的意见说明工程有一个正常的评估过程。 他认为,出现现在这样的情况,是因为有关方面在招投标之前的准备不足,对事物的认识不够,以致于现在需要优化的地方很多。但“对原来的方案进行修改和优化都是正常的”。比如水立方场馆中的薄膜,在此之前国内不知道它到底会花多少钱,也不知道到底能用多久。但现在只能在现有条件下,对中标方案予以优化和修改。 五棵松优化方案受肯定 他说,在向国务院反映的意见里,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被认为是一个正面的例子。四面全是电视大屏幕的方案现在已经被修改,优化的原则是朝着安全、经济方向。 ■相关新闻 五棵松大屏幕还可能删减 设计单位透露调整还涉及多个方面
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效果示意图。这个方案一改再改,标志性设计的大屏幕被指可能造成光污染。 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的电视墙的已从四面改成一面,从6000平方米锐减至1000平方米,但在“节俭办奥运”的指导思想下,电视墙还可能被删减。 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的中方设计单位——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有关人士昨天向记者表示,在下沉式广场上建设方形篮球馆,以及球馆的一面外立墙被设计成世界上最大的电视墙,是这个设计方案的最大特点。由于奥运场馆需要调整,这些特点很可能会被删减。 他认为水立方的表面都用薄膜装饰是多余的,其中朝天的一块更是多余。 (CSC编辑) |
福布斯星光加冕|S&G|SUENO以西班牙睡眠艺术,
1天前 1140S&G|SUENO礼献挚爱母亲,感恩守护每一场酣甜梦
1天前 1412友谊湾社区,友谊之家俱乐部酒店及卷宗公寓 /
1天前 1437开发者大会 | 开发者学院三城启幕:开创“非遗
2天前 1336